4_副本.jpg
2021年10月14日   第233期
彭迪马鞍山市
“迪”声犹在 蓝焰不熄
2020年9月18日,马鞍山突发塌方事故,有群众被埋,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马鞍山市支队雨山区大队向山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彭迪闻警出动、带队指挥。在情况不明情况下,他把安全留给战友,自己率先冲向现场进行侦查施救,与被困人员被突如其来的大量砂石冲击埋压,后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7岁。 2021年5月入选“中国好人”。

      早晨6点,哨声响起。安徽省马鞍山市向山消防救援站里,消防队员们从床上一跃而起,但耳边却再也没有了副站长彭迪“走,出操去”的声音。彭迪是向山消防救援站副站长,“走,擦车去!”“走,出警了!”是彭迪的口头禅。2020年9月18日,马鞍山市发生坍塌险情,有群众被困其中,彭迪立刻带队赶到现场。侦察救援过程中,现场突然塌方。千钧一发之际,彭迪大吼:“走!你们快走!”但他自己,却没能和大家一起走出来,27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彭迪。资料图片

      2020年夏天,马鞍山持续暴雨,部分县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面对严峻受灾形势,彭迪主动请缨,哪里最需要他,他就到哪里。城市出现大范围积水,车辆无法通行,生活物资输送受阻。彭迪带领队员们蹚着齐腰深的浑水,放置吸水管,利用消防手抬泵和消防车不间断抽水,用一夜不眠换来高速大动脉一路畅通。乡村长达1.5公里的堤坝发生渗透险情,右岸是滚滚长江,左岸是万家灯火,一旦发生险情,后果不堪设想。彭迪又带队星夜驰援,顶风冒雨疏散群众,一干就是8个多小时。

      

    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马鞍山市支队正在转移群众。图片来源:文明马鞍山

      2020年汛期,向山消防救援站巡堤清障100余公里,护堤堵漏20余处,转移群众300余人。

      被安全转移的群众激动地说,“看到消防员来了,心里踏实很多,就像吃下一颗定心丸!他们虽然年纪轻轻,但个个都是顶呱呱的英雄!”

    站在消防车库的战斗服架子前,抚摸着彭迪的姓名牌和装备,回忆起和彭迪并肩作战的日子,消防员王腾飞红了眼眶。

      王腾飞说,不管是训练还是出任务,彭迪总是一马当先,“就连脚受伤了,晚上疼得睡不着,白天训练也从没缺席,队员训多少,他就练多少,有时还要比别人多跑一圈、多练一项。”

      

    彭迪的姓名牌和装备。图片来源:马鞍山日报

      战友们都知道,彭迪的脚踝有旧伤,每逢阴雨天就会疼。可无论救援环境有多恶劣,训练有多艰苦,彭迪从不会缺席。哪怕到了晚上脚肿得睡不着觉,他都始终如一。大家都说他是“拼命三郎”,在他的影响下,队员们深受鼓舞,练兵的氛围愈加浓厚,队伍的训练作战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作为指战员,除了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队员们的安全也深深刻在彭迪的心里。不论是出警训练,还是在日常谈话,“安全”是彭迪常挂在嘴边的词。如果哪位队员装备没系紧,动作稍微慢了点,就会收到彭迪最严厉的批评。“他会发好大一通火,然后带着队员一点一点纠正,确保安全操作。”消防员鲍文凯说,出警时面临诸多危险,为了保护队员,彭迪总是抢着上,仔细侦察后,再给队员部署任务。

      “他总说,你们放心,我先来,只要我进去了,每一个人我都会再带出来。不要怕,不要怂,但更要注意安全。”

      

    彭迪和队员们正在讨论学习。图片来源:马鞍山日报

      “踏水火,历征程,英雄何惧?为家国,撒热血,赤胆忠肝!待归来,虎啸龙吟,报平安。”这是彭迪为学习抗洪烈士准备的演讲。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参加演讲,也没能向家人报一句“平安”,就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彭迪曾说,当你见过交通事故的惨烈、火灾的无情、救援的艰难,你就会明白,一名消防队员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有多重!在灾害现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把这种希望延续下去,用消防队员的钢铁之躯,铸就一排防火墙、编织一道救命索、铺设一条求生路,让生命之光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