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非遗承古韵 匠心绽新辉
近年来,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非遗品牌等,安徽的非遗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图景。当徽墨的墨韵与徽州竹雕的肌理在国潮中焕发新生,当徽州鱼灯与五禽戏的身姿在文旅融合中重构场景,安徽非遗正以“传统基因+现代表达”的双重奏,书写着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动态新闻
+更多
- 2025年“送戏进万村”活动在黟县启动
- 近日,2025年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活动在黟县全面启动,以创新形式为当地村民送上丰富的文化大餐,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 这股山野的风,吹得有多“劲”
- 被誉为“中国乡村音乐”的黄梅戏,生于乡野、沾雨带露,天然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田间地头的民间剧团,坚守戏曲诞生的土壤,坚持在戏迷身边演出,守住戏曲生命线。在安庆,400多家民营戏剧团与民间班社扎根乡野,4000余名从业人员坚守...
- 话剧《将军行》在合肥首演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6月29日晚,由安徽演艺集团出品、安徽省话剧院创排的话剧《将军行》在安徽大剧院首演,为观众生动展现老一辈革命家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理想。
- 黄梅戏《延年和乔年》观影座谈会举行
- 5月30日,黄梅戏《延年和乔年》观影座谈会在再芬黄梅公馆举行。市委宣传部、市教体局、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主创团队、市直学校观演学生代表齐聚一堂,畅谈对这部作品的观感和看法。
- 宿松县: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 当“5·18国际博物馆日”与“5·19中国旅游日”相遇,宿松县博物馆巧搭文旅顺风车,创新推出公益讲解、文创市集、研学体验等系列活动,吸引市民游客争相“打卡”,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同时,更“火”出圈。
- 六安市:“红色山河”变身“思政讲堂”
- 沿着红色研学一号线,走进独山革命旧址群、苏家埠战役纪念园、许继慎纪念园、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旧址;在金寨县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唱红歌、重走长征路,体验红军生活;走进霍山县六万情峡景区,沉浸式观看《大别山传奇》实景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