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少年】马君皓
马君皓,男,汉族,2011年3月生,淮北市濉溪县南坪中心学校八年级学生。他生长在偏远农村,自幼由爷爷奶奶抚养,5岁开始学习唢呐,每周一次、风雨无阻,往返50余公里拜师学艺。勤学苦练8年,取得唢呐十级(最高等级)资格,他积极参与公益演出活动50余场次,还发起成立唢呐兴趣小组,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奏的《百鸟朝凤》《新婚主题曲》等曲目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系列活动唢呐学前组金奖、第十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第五届“校园之星”才艺大赛一等奖。
坚持不懈勤学苦练肯钻研
“这个娃娃能吃苦,有定力,真不简单!”这是很多人了解马君皓后的直观感受。
5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君皓在“旁听”一场唢呐演奏后,软磨硬泡向爷爷提出,买个唢呐回家练习。爷爷拗不过他,到城里给他买了一个小唢呐。每次见到唢呐演出,他就坐在场下,有模有样地模仿起来,附近几个唢呐班主看着稀奇,建议小君皓找个老师、正经学习。经多方打听,他拜在宿州市墉桥区花鼓剧团成员,当地唢呐演艺家谢霞山老师门下,开始了勤学苦练之旅。
唢呐的最大特色,在于用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变化和各种技巧的运用。循环换气,丹田呼吸,小臂颤音,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为了尽快跟上课程,年幼的他每天起早贪黑练习,劲头十足。每周一次的课程,奶奶骑三轮车带他往返50余公里,风雨无阻。
自立自强舞台中央放光芒
“孩子啊,咱别受这个罪啦。”心疼的奶奶,经常劝他别学了。可小君皓却从不轻言放弃:“我喜欢唢呐,只要有机会,我就学到底。”
小君皓的付出、努力和成长,谢霞山老师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一次次减免学费,直到分文不收,“只要他愿意学,我还有本领教,我就一直带下去。”
8年时光,转瞬即逝。经过持续多年的努力和奋斗,三级,五级,六级……小君皓接连挑战成功,取得唢呐十级(最高等级)资格,《百年朝凤》《乡音美》《向阳花》等曲目顺手拈来。
“最优秀的,得到最多的,永远是付出最多的。”小君皓总是这么坚定地认为。近年来,出身贫寒,却从不轻言放弃的他,先后获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系列活动唢呐类学前组金奖、“中华童星”第一届文化艺术人才活动唢呐项幼儿组金奖、第五届“梦想中国·全国青少年电视精英盛典”安徽地区选拔赛少儿B组表演金奖、“桃李杯”中国第19届(夏季)青少年艺术风采电视展播活动安徽选区选拔赛器乐类少年A组金钻奖等奖项和荣誉。
助力公益学有所成传文化
2023年7月,因表现优异,在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原CCTV中学生频道)美育视界栏目系列艺术实践活动中,小君皓被评为“社会实践先锋”。
“基本功扎实,悟性高,气息长。特别热心,待人有礼,乐于助人。”在音乐老师任佩辉看来,无论文化课程、专业造诣,还是尊师重教、待人接物,小君皓都做得很好。
为了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他还组织同学成立唢呐兴趣小组,积极参与公益演出活动50余场次,为身边广大未成年人树立了学习榜样。
“我要继续学下去,提升唢呐技艺水平,学习其他传统乐器,成为一名全才。”他说,学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条路,要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