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少年】王予婷
王予婷,女,汉族,2010年9月生,滁州市全椒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学生。她积极向上,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思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烦心事”。2020年,作品“吃硬币机器人”获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第十一届滁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七届滁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2023年4月,作品“硬币分拣机”获第十四届滁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她在学校、社区等宣传科技小知识60余次,受益同学、群众达1万余人次。先后获评滁州市“优秀学生”、滁州市“优秀少先队员”、滁州市“新时代好少年”、安徽省“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
仰望星空,插上梦想翅膀
王予婷在北京部队大院长大,父亲是退役军人,受家庭影响,她从小立志报效祖国,在家人的带领下经常去北京科技馆参观,四楼“科技乐园”里的万花筒、3D打印专属饰品等展品让她从小对科创心驰神往。父母经常陪她阅读《游戏中的科学》等科普书籍,潜移默化中增长了不少科学知识,培养了科学兴趣,也逐渐了解到科创的重要意义。
2017年她回到家乡滁州市全椒县上小学,为了实现梦想,参加了校科创小组,课余时间喜爱阅读《“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2016—2019)》《漫画科学》等书籍,观看科普节目,徜徉在科学知识的海洋。
勤学善思,脚踏实地起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她观察到平时爷爷奶奶依旧使用现金支付,找零的硬币容易丢失,被小朋友拿到也不太安全,于是设计制作“吃硬币机器人”,收纳硬币的想法应运而生,受到自助贩卖机的启发,她利用纸盒、泡沫、瓶盖、胶水,旧玩具车上的发动机、铜片、导线等材料,经反复构思、修改,历时半个月最终制作完成。2020年,作品先后获第十一届滁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和第七届滁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小荷才露尖尖角”,这次成功让她收获了自信,她以更加坚定的姿态不断学习,探索尝试,行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她是学校里有名的“钻研女孩”,2021年作品《垃圾分类入箱,给城市减轻负担》获滁州市小学生数学小论文评比三等奖。
2023年,王予婷又有了新的“金点子”,她发现硬币的大小规格各不相同,它们总是零零散散地放在家中,经常混在一起,使用时手动分拣要花很多时间,于是开始思考,有没有更简单便捷的办法,可以快速地分拣,基于此,她想制作“硬币分拣机”。有了好创意,还得付诸行动,万事开头难,制作过程中,她遇到了硬币运动过道选材、木板开孔、硬币运动等问题,经反复对比硬纸板、普通木板和光滑木板效果,发现使用光滑木板可以有效解决硬币流畅运动问题;木板开孔每次都会偏差2—3mm,她“屡败屡战”,在历经10余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她查阅书籍,寻找灵感,一次又一次地测量角度,重新拼搭,最终利用偏心振动马达,把堆积的硬币震散并匀速运动至对应孔中。2023年4月,作品获第十四届滁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示范引领,携手砥砺前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向同学开展“放飞科技梦想”等主题宣讲,普及科学新知识,鼓励大家参与科技创新;利用周末空余时间,带着自己的作品走进社区,讲述自己的科创经历,截至目前,王予婷在学校、社区等宣传科技小知识60余次,受益同学、群众达一万余人次。在她的影响和帮助下,同学的“测报警红外监测器”获2023年全椒县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小学期间,王予婷先后获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省级“优秀少先队员”。面对荣誉,她不骄不躁,再接再厉,进入初中,王予婷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她每天准时到校,尽职尽责督促大家早读温习功课,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学习上,她有着一股钻劲儿,爱思考,善提问。生活中,她乐于助人,每当遇到有困难的同学,总会竭力伸出援手。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这青春的含义,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的蓬勃朝气。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