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少年】周彦博
周彦博,男,土家族,2012年8月生,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七年级学生。他立志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累计义务宣讲50多场、受众超过5000人次。作为学校民族团结讲解员,他利用课余时间分享民族团结故事,介绍家乡特色服饰、手工织锦等民族文化艺术,分享的土家族摆手舞也成为学校课间操。2023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宣讲“青骑兵”。在全国优秀少数民族青少年代表交流活动中,他的宣讲内容被评为共青团中央精选稿件。先后获安徽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红领巾心向党”长三角少先队员学党史征文大赛第一名、教育部第十六届宋庆龄奖学金等荣誉。
传播民族文化的“耕耘者”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习爷爷的话在周彦博心中扎下了根,更坚定了他誓做民族文化“传播者”的决心。
周彦博的家乡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逢年过节,他总会跟随爸爸妈妈回到家乡。家乡的亲人大多是土家族和苗族,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魅力让周彦博感受很深,“民族团结一家亲”理念逐渐在他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
在家乡,他向乡亲们讲述“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科技创新,展示“红领巾心向党”的真挚情怀。回到学校,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身着特色家乡服饰,与同学分享自己回乡的见闻,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真切地了解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他特地收集了土家族老一辈人的手工织锦“西兰卡普”的各式纹样,详细讲述制作方法和不同纹样代表的含义。周彦博还手把手地教同学们土家族摆手舞,录制舞蹈视频在校电视台播放,同学们都被特色民族文化深深吸引,摆手舞也成为学校的课间锻炼操。
2021年,为庆祝建党百年,周彦博多次前往图书馆查阅民族语言资料,对照歌曲《我和我的祖国》,逐字逐句地誊抄出土家语版、苗语版和汉语版歌词,制作成手抄报在全校展示,为党的生日献上一份饱含民族深情的特色礼物。
宣讲民族团结的“青骑兵”
长期坚持宣讲民族文化,累计义务宣讲50多场、受众超过5000人次。2023年,周彦博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宣讲“青骑兵”,并参加了全国优秀少数民族青少年代表学习交流活动。
近一个月的学习交流,让周彦博快速成长起来。他将勤学钻研的精神带到宣讲里,认真查阅资料,用心发现周围民族团结的鲜活事例,精心设计动作,让宣讲更富有真情和感染力。他的宣讲稿中,有安徽省“百万新疆各族少年儿童与内地少年儿童书信手拉手”“皖疆儿童手拉手融情实践夏令营”等丰富活动,有合肥师范附小大队和新疆皮山县第一小学大队部结对故事,事例生动感人,宣讲声情并茂,深深打动了代表和专家。周彦博的宣讲稿件被团中央评为精选稿件,全国仅35篇。评审专家肯定他的宣讲“内容丰富、情感充沛、语言亲切”,并鼓励心中有爱的他“不仅能做一名优秀的小小宣讲员,也一定能够用实际行动为民族团结、文化自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骑兵”的步伐不断加快,周彦博又在安徽省“深入学习二十大民族团结心连心”主题宣讲活动、全省少先队建队日纪念活动中多次开讲,帮助更多青少年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致力民族交融的“石榴籽”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传播民族文化,需要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实现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此,周彦博在寒暑假期间积极联系重庆家乡的亲人伙伴,用自身的宣讲经历,鼓励大家做传播民族团结政策的小使者。受到他的感染,远在重庆的小伙伴们也在学校、社区宣讲,为促进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长期担任安徽创新馆和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义务讲解员,多次参加环保、捐助等志愿公益活动,争做促进民族交流融合的“石榴籽”,用实际行动传承文化基因,增进民族认同。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