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坚守与关爱
编者按
炙热的夏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铁路道口还是高速公路,无论是环卫保洁还是公益服务……江淮处处都有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人。
他们的热心给予了户外劳动者温暖的关怀,他们的关心捍卫着乡村儿童的安全防线,他们的细心给予出行的人们安全提醒……他们将滚烫的汗水融入热烈的阳光,那浸透汗水的身影犹如一道风景,在热浪流淌的江淮大地上散发着无私无畏、温馨温暖的光芒。
我们怀着感恩之心致敬高温下的他们——辛苦了!
2025年7月16日
清晨6:00 室外温度30℃
淮北大华步行街
环卫工:“一天下来步数超2万”
淮北市相山区大华步行街夜市路段,环卫工利用高压水枪在冲洗路面油渍。
“我们早上4点钟就到岗了,240升的垃圾桶已装满5大桶。”7月16日清晨6点,在淮北市相山区大华步行街夜市路段,环卫工王学文正挥着扫帚清扫垃圾。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夜晚留下的食品袋、竹签、废纸巾等垃圾较多,环卫工需要付出更多耐心去清理。
“要像打扫家里一样认真地扫,差不多3个小时才能扫完第一遍。”王学文弯着腰,仔细清理着每一个角落,汗水早已浸湿衣衫。
不一会儿,环卫工完永强来到路边绿化带旁,利用火钳清理积存的细碎杂物。遇到绿植密集处,他探入绿化带,蹲下来徒手清掏。
“夜市路段百余家商户通宵营业,清扫环境相较其他片区更为复杂。”淮北市同盈环卫管理公司相山东片区主管颜书平说。
记者注意到,该路段存在油渍污染路面现象,同盈环卫为此专门配备小型冲洗车。
“早晨还算凉快,气温也有30摄氏度。”环卫工程俊武摆上安全锥做警示,开始边撒火碱边冲洗路面。
“夜市晚上烧烤、小吃摊都会产生油污,每天用水冲洗要耗时1个多小时。”颜书平说,她所负责的东片区共有45名环卫工,每人每班需往返清扫数十次,一天下来,步数超2万步。
淮北市环卫处为一线工人准备了藿香正气水,在签到点配备桶装水。“我们每天给环卫工发放一瓶纯净水和一份早餐。”同盈环卫总经理李登记说,公司全面实行“做两头、歇中间”弹性作业模式,严格规避10点至15点酷热高峰。(记者 吴永生 文/图)
上午9:00 室外温度38℃
六安皋城中学南山校区
乡村娃:“在泳池里玩水太爽了”
六安市皋城中学南山校区的游泳馆,中小学生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游泳。
7月16日上午9时,六安市皋城中学南山校区游泳馆内一片欢声笑语。
游泳馆里,30名中小学生正跟着教练尹相宁做下水前的热身训练。“下水前不活动一下,下水后易引发抽筋,热身是安全游泳的第一道防线。”尹相宁一边示范动作,一边向孩子们强调注意事项。
作为今年新纳入的公益培训点之一,皋城中学南山校区的游泳馆承担了六安市金安区中小学公益游泳培训夏令营任务。半个月来,这里不仅面向本校学生,还吸纳周边乡镇孩子免费参与,既传授游泳技能,也普及防溺水知识。
“做好蹬腿姿势,打开腿,勾脚,收,翻,蹬,夹……”教练在泳池边来回踱步,不时俯身给趴在地上练习蛙泳腿姿的学生纠正动作细节。
人民路小学东校五年级学生宋紫雅和甄善智练得格外投入,休息时仍在反复揣摩。“在泳池里玩水太爽了!”宋紫雅说。甄善智说,家附近有河流,但母亲严禁他下水,现在有了免费的游泳课,妈妈终于放心了。
“高温天孩子爱戏水是天性,与其严防死守,不如教他们科学玩水。”尹相宁是皖西学院体育专业的大三学生,他表示,半个月教学让他深刻体会到,对乡村孩子而言,游泳技能和防溺水知识是“刚需”——既能满足他们戏水需求,又能筑牢安全防线。
“防溺水,堵不如疏。目前,我们学校游泳馆已经举办了5期培训,每期培训30名学生。除了培训外,泳池免费对学生开放,周边乡镇的孩子有了安全‘戏水区’。”皋城中学南山校区副校长冯锐介绍。(记者 唐欢 实习生 涂子瑜 通讯员 蒋国婷 文/图)
正午12:00 地表温度50℃
南陵南收费站
收费站班长:“师傅,喝口水再走”
高速公路南陵南收费站,工作人员在为过往司机递上矿泉水并叮嘱行车安全。
“子怡,准备好绿豆汤和矿泉水!”“盟雅,入口处多观察车辆情况,及时提醒司乘人员!”7月16日正午12时,南陵南收费站的地表温度飙升至50℃,热浪中,收费站班长伍亚彪的嗓音依旧洪亮。记者看到,他后背衣物上渗出大片汗渍,深浅不一。
一辆大件运输车缓缓驶入收费站入口广场,伍亚彪立即上前,开展检查、拍照、录像、登记等一系列操作。
“这种大车属于超限车,我们必须在收费站入口核实车辆信息才能上高速。”阳光直射下,测量仪器显示屏泛起刺眼的白光,伍亚彪不得不侧头眯眼读数。“咔嚓”的快门声中,他迅速完成多个角度的取证拍照,此时,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滴落。
“师傅,喝口水再走!”见到司机摇下车窗擦汗,伍亚彪小跑着递上冰镇矿泉水。司机接过水瓶一饮而尽:“这水比空调还管用!”伍亚彪顺势检查轮胎,提醒道:“天太热,轮胎容易出问题,前面服务区记得多检查。”
在收费站入口的监控屏上,记者注意到伍亚彪频繁切换着角色:一会儿帮迷路旅客指路,一会儿指挥分流滞留车辆,一会儿跪地修理自动栏杆……他的膝盖印在发烫的沥青上,维修动作却稳稳当当。
记者正要离开时,看见伍亚彪正给同事示范防暑操作:“检查车辆时要找阴影位,就像现在这样……”他忽然侧身,让自己的影子完全罩住蹲着学习的新人。(记者 阮孟玥 文/图)
中午13:00 室外温度38℃
淮南铁塔工会驿站
外卖小哥:“歇歇脚给自己充个‘电’”
淮南市工会驿站工作人员为快递小哥送上“防暑包”。
35℃、37℃、38℃……气温持续飙升。外卖骑手李浩一上午送了47单,衣服早已汗透。
中午13时,李浩来到淮南高新区的铁塔工会驿站,准备歇歇脚。刚一推门,他便接过驿站工作人员递过来的一瓶冰冰凉凉的矿泉水,仰头喝了一大口。工会驿站工作人员发现李浩手上有两块擦伤,立即从急救箱拿出碘伏,为他处理了伤口。
室外酷暑难耐,屋内凉风习习。驿站工作人员李萌一早便将空调温度调至22℃。
据驿站工作人员介绍,淮南市建成运行的740家工会驿站,构建了覆盖户外劳动者密集区域的“15分钟服务圈”,不仅提供休息、饮水、如厕场地,还配备应急药品、维修工具、针线包等15项服务内容,有些驿站还增加优惠餐、电动车充换电等服务。
在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中路的工会驿站,由于地处商业中心,成为外卖骑手频繁休憩的站点。中午13时10分,浑身汗透的外卖员张强推门而入,口干舌燥之际,工作人员给他递上冰镇矿泉水和装有清凉贴和冰凉袖套的防暑包。张强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感叹:“这可太实用了。在这里歇歇脚,给手机充个电,也给自己充个‘电’,不然,中午高温根本撑不住……”
没过一会,骑手李伟走了进来,额头的汗水直往下滴。“暑期,天气火热,外卖订单也非常火爆!”他站在空调前歇了会,用微波炉加热了自带的午饭,补充能量后,再次出门……
火热的夏季,每天从早上8时至下午6时,工会驿站便是户外劳动者“热可纳凉、累可歇脚”的温馨港湾。
据悉,截至2025年6月底,淮南市工会驿站服务户外劳动者已超过30万人次。(记者 柏松 文/图)
下午16:00 室外温度40℃
铁路上海局阜阳北编组站
列车货检员:“走两步就跟洗了澡似的”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北编组站,货检员在为列车进行安全检查。
“事关列车安全,不能有一丝一毫马虎。”7月16日16时,气温40℃,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北编组站,货检员白峰挎着8斤重的工具包,穿行在列车之间狭窄的通道里,仔细检查每一节车厢。
密密麻麻的货运列车像一条钢铁长龙,将走道“裹”得严严实实,偶尔几束阳光从车厢缝隙中“挤”进来,照在滚烫的钢轨上,蒸腾的热气肉眼可见。白峰仿佛踏进了一座巨大的“蒸笼”,世界安静得只能听到“咔嚓咔嚓”的走路声。
没走多远,白峰停在一节车厢前,从工具包里抽出一根铁线,娴熟地在车门缠绕了三四圈,又敲了几下,终于把锁钩牢牢固定在凹槽里。
“这些小毛病不处理,列车跑起来就可能出大问题。”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检查篷布苫盖、测量货物高度、加固松动的搭扣……从车尾到车头,再折返回来,一趟检查白峰要走两公里,55节车厢,每一节都要“过筛子”。
当白峰检查完最后一节车厢时,工作服早已湿透,后背上凝结的汗渍像一幅“地图”,他抹了把脸,打趣地说:“这天气,走两步就跟洗了个澡似的。”
作为京九铁路最大的编组站,暑运期间阜阳北编组站日均办理货车高达2.2万辆。白峰和同事们每天工作12小时,检查10余趟列车,步行超过20公里。
回到待检室,白峰抓起水杯“咕咚咕咚”灌下一大杯绿豆汤。“舒服”,他长舒一口气,可还没坐稳,对讲机里又传来新的任务。没有任何犹豫,他扣上安全帽,再次走向热浪翻滚的股道。(记者 李鹏 通讯员 张续亮 文/图)
傍晚18:00 室外温度36℃
滁州龙蟠街道
学生家长:“社区公益课堂太贴心了”
滁州市南谯区龙蟠街道发能国际城社区志愿者带着孩子们学习中国舞。
“还有俩娃没到?我来给家长打个电话问问咋回事。”傍晚6时许,滁州市南谯区龙蟠街道发能国际城社区党支部书记金爱凤站在社区旁边的舞蹈房门前,手机往耳朵上一贴,眼睛盯着楼下。
“刚到楼下?好嘞好嘞,我这就下去接!”挂了电话,她快步冲下楼,顶着热浪领着喘着粗气的两个孩子上楼,“快进去凉快凉快,王老师在等着呢。”直到孩子们进了舞蹈房,她才抬手抹了把脑门上的汗,长长舒了口气。此刻,室外36℃。
舞蹈房里冷气呼呼地吹着,跟室外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社区志愿者王捷茹一边做示范,一边带着娃们练中国舞:“手腕再往上提提,得跟胳膊在一条直线上。”孩子们咬着嘴唇抬着胳膊,使劲儿模仿老师的姿势。
金爱凤翻起了次日的课表。屏幕上用几个色块标着中医、乒乓球、古筝、书法、匹克球等9大类课程,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上课时间。“这些课都是社区志愿者免费教的,不收一分钱。”她笑着跟记者说,有了去年的办学经验,今年活动一发布,不到半天所有课全报满了,足足有400个孩子。为了让娃们安全上课,社区排了班,每节课都有两名工作人员全程陪着。
“社区公益课堂太贴心了!”来接孩子的胡女士笑着说,“暑假,孩子来这里上课,既能学东西又安全,我们上班踏实多啦。”(记者 李邦军 文/图)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