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李超:诚信回报社会 助力公益事业
李超,男,198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宣城市泾县紫星宣纸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2012年,李超投身电商创业后,他秉承着对周边乡亲们的承诺,同步创建村级益农信息中心,开展电商技能培训2000余人次,创新“直播带货”助农模式,带动茶农户均增收30%。获评安徽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市级宣纸制作非遗传承人等荣誉。
一诺千金,带着乡亲们一起干
李超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2007年高中毕业后,他就开始在家乡泾县从事加工、销售农特产品的相关工作。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超得知农产品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销售,他越了解越是感兴趣,还通过自身的刻苦钻研学会制做网页、线上销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网店。“李超,等你公司成功了,记得拉大家伙一把啊”“没问题!只要你们需要,我一定帮忙!”乡亲们的一句玩笑话,李超却一直铭记于心。
在他的网店走上正轨后,他便开始向身边乡亲们分享电商运营、市场销售等技能知识和渠道资源,鼓励大家抢抓“互联网 +”机遇,一起发展。
为了让从事电商的乡亲们少走弯路,他自费从杭州、上海等地聘请了高端电商人才,把最新、最先进的电商技术编撰成课件,并积极组织企业员工、周边涉农青年开展电商知识培训。2017年8月开始,在县政府的支持下,他组织成立了泾县益农信息社公共服务运营中心,并在全县建立村级益农信息服务机构134个,主动承担起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帮扶职能,组织企业员工及涉农青年开展电商知识培训,先后免费培训农民3000余人次,村级益农信息社覆盖全县100%的行政村,为周边群众、创业青年创业发展“充电、加油”,鼓励和引导周边农民上网“触电”谋发展,采用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增强农户电商和网络销售意识。
扎根乡土,为农民朋友用心、用情
2019年,李超投资105万元建立了1200平方米的线下展示中心,免费提供给全县农产品展示,以点带面,实现泾县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打造泾县农产品品牌,为全县农民朋友提供全方位服务。
不仅如此,他还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为广大返乡创业青年提供技术、技能、市场信息等各种帮扶,成为泾县农村电子商务的新标杆。“我不能忘记,创业初期,一些同龄青年对我的期盼,现在我创出一条路子,我要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同时,他还积极关注社会公益事业,更是身体力行地去参与、去投入,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泾县很多地方新茶上市后严重滞销,一股消极的情绪在周边茶农间蔓延。李超看在眼里,急在心间。这是一场需要同时间赛跑的“新赛事”,他立即行动起来,争取到安徽省委网信办支持,联合抖音、央广网等平台,在安徽茶叶主产区举办茶叶专场网上销售直播活动,以直播带货方式,帮带周边茶农完成茶叶销售2800多斤。2023年4月,为解决泉水村生态米滞销问题,李超又带头认购300公斤生态米,助力乡村振兴。
这几年,李超先后被授予“安徽省第五届全省农村青年带头致富人”“安徽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称号,还先后获“宣城好人”“宣城市青年五四奖章”等殊荣,公司也先后当选“宣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宣城市优秀民营企业”“宣城市优秀文化企业”和“安徽省电商示范企业”,他的事迹多次被《安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国际版》等报道。
勇担责任,做非遗传承的一份子
创业近10年来,李超利用电商平台,将家乡百姓辛辛苦苦制作的宣纸“连上”互联网,让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工艺成果走向千家万户。
2020年,他排版研发近6米长的司马相如的作品《上林赋》长卷字帖,还围绕古诗词文化IP,在宣纸产品上搭配设计更多唯美图案,发动周边村民们生产供货。眼下,他联系的宣纸作坊、大学生创业企业、夫妻店个体户等大小供货商有近80家。
2024年,他光荣入选宣城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更好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他联合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团县委开展“暖冬行动 爱满泾川”志愿服务行动,给全县256个留守儿童捐赠字帖、毛笔、练字本等书法用具,让留守儿童通过体验书法活动,去感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泾县的宣纸、宣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孩子们的心间早早播下“种子”。
十余载耕耘路,从青涩承诺到躬身践行,李超始终将"共同致富"的诺言扛在肩头,这位非遗传承人以宣纸般的韧劲拓印初心,证明了诚信不仅是商业基石,更是凝聚乡情的纽带。当精神力量扎根乡土,便能在时代浪潮中孕育出共富的春天。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