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谢龙龙:退伍军人扎根敬老院10余载 温情守护夕阳红
谢龙龙,男,1988年9月生,中共党员,淮南市凤台县民政局行政审批股股长、社会组织管理办公室主任。2009年,自部队转业的谢龙龙主动申请到基层工作,扎根刘集镇敬老院十余年,他不仅与大家同吃同住,还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提升服务品质。担任院长期间,谢龙龙为敬老院建成了标准化厨房,完善了老人们的医疗健康保障,还常常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显著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获评“淮南好人”。
主动请缨,扎根敬老院
2009年,自部队转业的谢龙龙被安排到凤台县民政局机关工作,但谢龙龙做出了一个令人颇感意外的决定,主动申请到凤台县刘集敬老院的担任院长。当时,敬老院面临着人手匮乏、条件艰辛、事务繁杂等重重困难。外界普遍觉得,他放弃机关单位的岗位转而选择照顾老人的工作简直是“自讨苦吃”。然而,谢龙龙却斩钉截铁地说道:“每个人都会步入老年,我期望这些孤寡老人能够感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怀以及家庭般的温暖,从而安然度过晚年。”怀着这样的信念,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这条敬老爱老之路。
刚到敬老院的时候,老人们对这位年轻的新院长持有怀疑态度,担忧他难以承担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但是,谢龙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消除了老人们的顾虑。从担任院长那一天起,他便庄重地立下誓言:一定要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每逢各类佳节来临,谢龙龙都会精心地进行筹划,虚心征求老人们的意见,筹备丰盛可口的餐食,努力营造出温馨宜人的节日氛围。在日常的饮食安排方面,他总是不断变换菜品花样,以保证老人们能够吃得健康、舒心惬意。他把老人们当作“首长”来敬重,自己则心甘情愿地充当他们的“勤务兵”,无论大事小情,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
用心守护,构建温暖港湾
刘集敬老院里居住着28位老人,他们大多无儿无女,年事已高且身体虚弱,其中部分老人甚至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谢龙龙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与老人们一同吃住,悉心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除了外出参加会议或者办理事务之外,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敬老院。老人们对他的依赖之情日益浓厚,倘若一日不见,就会感觉内心空落落的。
不论严寒酷暑,谢龙龙始终密切关注着老人们的各种需求。他会提前为老人们购置衣物、被褥,只要有老人生病,他就会立刻忙碌起来,忙着请医生、拿药品。当被问到为何能够如此细致入微时,他只是淡然一笑,回答道:“老人们没有亲人在身边,那我就是他们的亲人啊。要是我做事不周到,老人们就会吃苦遭罪。”
2020年的一个冬夜,一位老人突然患上气管炎,病情十分危急。当时天气寒冷刺骨,道路状况也极为恶劣,可是谢龙龙丝毫没有犹豫,迅速驾车将老人送往医院。在医院里,他背着老人在各个诊室之间来回奔波,直到老人脱离危险,他才疲惫不堪地趴在病床边入睡。第二天,医生不禁感叹道:“老大爷,您可真是有福气呀,有这么孝顺的孙子。”听到这话,老人的眼角闪烁起感动的泪花。
细致入微,提升幸福指数
谢龙龙的关爱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的生活照料方面,更渗透在对老人生活细致入微的规划之中。他为每一位老人都建立了个人信息档案,详细记录下他们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以及兴趣爱好等信息。在一次整理档案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一位老人从来没有过过生日。于是,在这位老人生日那天,他精心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和精美的蛋糕,还组织大家一起为老人庆祝生日。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说道:“我这一辈子都没有子孙后代,可是龙龙比我的亲人还要亲啊。”从那以后,谢龙龙牢牢记住了每一位老人的生日,甚至还为生日相近的老人举办集体庆祝活动,送上蛋糕、鲜花等礼物,让老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悉心照顾好老人们生活的同时,谢龙龙还积极致力于改善敬老院的硬件设施以及娱乐环境。他主动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努力争取项目资金,为敬老院新建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并且配备了图书、棋牌、健身器材等各类设施,极大地丰富了老人们的文化生活。
此外,他还与附近的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定期为老人们提供义诊服务,方便老人们能够及时就医看病。得知老人们喜爱听戏曲,他四处奔波联系艺术团到敬老院进行义演,并且经常播放老电影和传统戏曲节目,让老人们的闲暇时光变得充实而富有乐趣。
谢龙龙以实际行动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奉献之歌,更是一曲洋溢着温情与大爱的社会和谐乐章,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心、关爱身边的老人,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