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汪善余:退伍老兵挺身而出 跳江勇救落水老人
汪善余,男,1963年10月生,中共党员,黄山市屯溪区老街街道五福街社区居民。2024年7月27日早晨,汪善余像往常一样在新安江边散步,突然听到呼救声,发现有人落水。正值汛期,新安江水流湍急,已是年过六旬的汪善余不顾自身安危,奋身一跃跳入江中,成功救起落水老人,在确认老人身体无碍后默默离开。获评“黄山好人”“屯溪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荣誉。
奋身一跃,生死关头彰显人间大爱
2024年7月27日,汪善余像往常一样在新安江边散步。“快救人啊!有人掉水里了!”急促的呼救声从不远处传来,汪善余闻声迅速向河边跑去,看到一人正在江中奋力挣扎。眼看着落水者被急流越推越远、挣扎的幅度越来越小,汪善余来不及考虑自身安危,纵身一跃,跳入江中。这个季节,正是新安江的汛期,水位上涨明显、水流十分湍急,水中还裹挟着从上流冲刷下来的泥沙、树木残枝等,情况复杂。汪善余艰难地同急流抗争,直至游到了距离岸边40余米处,他才终于将落水者拉住。落水老人身形偏胖,汪善余费了一番力气,将老人翻过身来,小心地保持他的口鼻能呼吸。而此时,汪善余已经筋疲力尽。
看着已经神志不清的落水老人,他顾不上喘息片刻,拼尽全力拖着落水老人向岸边游去。老人因溺水已无法配合用力,汪善余在湍急的水流中只能架着落水老人单手划水前行。由于自身也已经年过六旬,游至半程,他已明显感觉体力透支严重,患有严重关节炎的双腿也是疼痛刺骨,但他始终咬牙坚持着,直至将落水老人拖近岸边。江边的围栏约有1米多高,汪善余拼尽全力将老人托举起来,在岸边热心群众的帮助下,共同将老人救上了岸。看到落水老人被妥善安置,汪善余在岸边冲了冲身上的泥沙,迈着疼痛难忍的腿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到家之后,怕妻子担心,他偷偷洗了澡、换下并清洗了满是泥沙的衣服,并没有向妻子提起救人的事情。直至落水老人在社区人员的帮助下找到汪善余表达谢意时,妻子才知晓这件事情。妻子又害怕又心疼:“你关节炎这么严重,都多长时间没下水了,幸好没事,想想真后怕!” 汪善余说:“当时实在是想不了那么多,那是一条人命啊!我是党员,又是退伍军人,我当然要冲在前面!”
步履不停,坚守初心传播向善力量
汪善余是一名拥有39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也是一位退伍军人。在部队里,他因能力突出,常年负责出海拍摄工作。颠簸的船舰,重达两百多斤的高速摄影机,让他每一次的出海拍摄工作都充满艰难。但他没有一句抱怨,也没有一次退缩。退伍后,他一直谨记着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多次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危害时挺身而出。一个深夜,汪善余回家途中遇到一位年轻人正在车顶卸货,许是过度劳累,那位年轻人一时分神脚下一滑,从车顶跌落下来。汪善余眼疾手快,迅速冲了过去,张开双臂将其接住,自己却膝盖着地狠狠地磕在地上。在确认被救的年轻人身体无碍后,他忍着疼痛,自己默默返回家中。
返乡后的汪善余选择了自己做一些小买卖维持生计,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一直心系山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多年来多次为他们捐款捐物。自2013 年起,汪善余加入汪华文化研究会,发挥自己的书法特长,为各地会员免费赠送书法几百余幅,并在每年春节前夕,为社区居民们免费书写春联,用书法传递着温暖与善意。2017年,他听闻休宁县临溪中学想要组织学校足球队,但缺乏资金,他立即找到学校负责人捐赠足球服300套......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每当受捐者向他表示感谢时,他总是摆摆手,说:“我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是部队培养的共产党员,心里要时时想着别人,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我应该做的。”
无论是跳入湍急江水勇救落水老人,还是路遇危险果断救人,又或是心系困难群体慷慨捐赠,不变的初心与担当成为汪善余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强大精神支撑,也让他能够秉持着善良与正义,用自己的“微光”传递正能量。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