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杨光辉:民办校长25载深耕教育 把留守儿童送上国际跳棋领奖台
杨光辉,男,1973年10月生,阜阳市颍上县耿棚镇天驰学校校长。2000年,为帮助改善家乡留守儿童就学条件,27岁的杨光辉辞去公职,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一所民办寄宿学校。多年来,通过引进国际跳棋作为特色教育项目,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一批留守儿童走出乡野,走上国际领奖台,该校国际跳棋队成为国内、国际跳棋赛场上的“常客”和“获奖专业户”。获评“阜阳好人”。
破釜沉舟办教育,解困留守儿童求学路
杨光辉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正是这份工作让他有更多机会与外出打工家庭接触,了解到耿棚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他深深知道多数家长在维持生计和孩子接受良好教育间左右为难,“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失于管控的现实,农村出身的杨光辉决定在老家耿棚镇为留守儿童筹建一所寄宿制学校。
“为什么你要冒风险办学?”“非要四处求人办学,是不是傻呀!”面对亲人的反对和旁人的嘲讽,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毅然提出辞职,踏上办学之路。
他多方奔走,争取政府支持,筹措办学资金。2000年秋,在耿棚镇一个叫“天驰”的学校挂了牌,苦于学习难的留守娃在爷奶的带领下赶来,目光里带着兴奋与好奇。但是,真正报名的很少,谁知道杨光辉搭建的“草台班子”是不是骗钱的呢。等参观了校舍场地听了课才放下心。原来这个年轻人不是“瞎捣鼓”,而是踏踏实实地在为留守孩子们办学!从招生开始一两个班七八个人,凭着质量与信誉迅速扩大,一年后竟有200名孩子来此入学,其中就有留守儿童176名。
2003年,在镇政府支持下,他扩建50亩校园,修建教学楼、宿舍和食堂,并自筹资金打通连接县道的道路,彻底解决学生出行难题。如今,天驰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两个校区、近千名学生的区域性教育品牌,25年来累计培养6000余名毕业生,其中86%为留守儿童。
特色教育闯新路,农村娃娃跃上国际舞台
杨光辉是个爱学习的人。办学后,随着参与外界教学交流活动增多,自称“外行”的他成了农村教育“专家”。2016年,杨光辉偶然接触国际跳棋项目,作为棋类项目爱好者,他敏锐意识到这项智力运动对乡村儿童综合素质培养的价值。通过考察,他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引入国际跳棋项目,把天驰办成一所“特色学校”。
新项目引入要占用教学场所和大笔资金,有人好心劝他:天驰已成规模并不缺生源,何必节外生枝。“农村娃不仅要读好书,更要打开眼界看世界。”杨光辉说。
为方便发现和培养人才,他改建专门训练室,四处聘请教练,在全县率先将国际跳棋纳入校本课程,目前学校1000多名学生,人人都会下棋。为建立科学培养体系,他创新构建“普及课+社团课+精英队”三级培养模式。训练最艰苦时,他陪着孩子们在棋盘前钻研到深夜;比赛经费紧张时,他自掏腰包筹措路费;外出参赛时,他亲力亲为,带队参加国内外比赛60余次。通过不懈努力,他硬是让国际跳棋项目在一所偏僻民办学校开花结果,数十名农村娃走出乡野走进全国赛场:2018年,学生汪润首赴白俄罗斯参赛;2019年,三名学生在亚洲锦标赛斩获佳绩;2023年,王欣悦、罗紫轩分别荣获全国国际跳棋锦标赛100格女子U10组、64格U12组冠军;2024年,罗紫轩代表国家队在亚洲青少年锦标赛中摘得一金一银。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眼中有了自信的光芒。2024年亚洲青少年锦标赛冠军罗紫轩在获奖感言中说:“杨校长教会我们,人生就像下棋,走好每一步,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截至目前,学校已培养11名全国冠军、1名亚洲冠军,诞生1位国际棋联候补大师和6位棋协大师,罗紫轩更晋升为国际跳棋国家大师。
更难得是,它带动附近6所学校成为国际跳棋特色学校,颍上县也被授予“全国国际跳棋之乡”荣誉称号,成为全国五个“国际跳棋之乡”之一。
坚守办学初心,甘为春泥护新苗
“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是杨光辉的办学信条。25年来,他从未因费用问题拒收学生。
天驰学校国际跳棋项目“出名”后,不断受邀参加国内外大赛,开支很大。除了安徽棋院和当地政府资助,自己还需不少投入。“能让留守儿童凭一技之长走上国际舞台为国争光,花再多的钱都值!”杨光辉说。
为了把有限资金用到刀刃上,他吃穿住能省就省,节余下的钱全部用来更新棋具。带领学生参加大赛,主办方往往安排选手住在档次较高的宾馆,安排好学生后他就悄悄地在附近选择个快捷宾馆入住。
生活中“抠门”的杨光辉在公益事业上却格外大方,2003年至今,他坚持为在耿棚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街道改造等公益活动中捐款。不仅如此,还常带着学生一起参与志愿活动,每年“送温暖”活动,总能看到他带着学生忙前忙后的身影。逢年过节,他也会精心准备礼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表演棋艺、打扫卫生。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不仅棋艺精湛,更懂得感恩社会,许多毕业多年的学生回忆道:“杨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下棋,更是做人。”
杨光辉常说:“办学校不是做生意,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就是最大的回报。”如今,当年的留守儿童,有的已成为反哺家乡的新农人,有的站在了国际比赛的领奖台上。杨光辉依然坚守在这所乡村学校,为农村孩子们点燃希望与梦想。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