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乔丽娟:勇当基层治理“领头雁” 做好群众身边贴心人
乔丽娟,女,1984年12月生,中共党员,桐城市文昌街道西苑社区党总支书记。2017年,乔丽娟入职西苑社区,以“四微工作法”破题老城顽疾,打造长者食堂、党群驿站等民生服务项目,推动文化古迹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全身心投入基层治理,以实干担当诠释“好支书”内涵。获评安庆好人。
为民服务的贴心人
“张大爷,您散步往边上稍微靠一靠,路中间危险,要小心呀!”
“姚阿姨,我来看看你,最近有没有什么困难呀?”
……
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是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前沿。把每日走访群众当作“必修课”的乔丽娟常常这样的叮嘱和询问,温暖人心。
乔丽娟说:“融入群众、服务群众,群众有事情才会愿意跟你说,你说的话也才有分量、能让他们听进去。”
辖区的桐城中学是百年名校,近千名“陪读家长”们成了西苑社区的“新居民”。他们在孩子上学后比较空闲,常到棋牌室玩牌打发时光,导致家庭矛盾纠纷多发。租住在西后街的刘某曾因长期打牌,夫妇失和多次吵架,乔丽娟在上门调解中,敏锐察觉到这一群体在灵活就业上“有心无力”,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导致精神空虚、增收无门;另一方面,社区内的部分企业也存在招工难、用工难,希望社区帮忙解决。创办“零工驿站”、帮助“陪读家长”就业增收、解决企业“有岗无人”的念头在她的心中愈加坚定。在她的牵线下,刘某顺利入职文城包装厂。远离“牌桌”、走上工位的刘某不仅能照护上学的孩子,每月还能赚到2000元工资,家庭自此重回幸福美满的正轨。至今,“零工驿站”已通过线上线下平台链接61家企业,密切人岗对接,共提供158个灵活就业岗位,成功帮助91名“陪读家长”实现照护孩子、灵活就业“两不误”,人均月增收1500元,极大提升了“陪读”家庭的生活品质。
6977名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刻在乔丽娟的心坎上,她用心用情用力,想方设法为民生幸福“加分”。她协调相关部门,利用小区闲置的地下停车场,改建成面积达305平方米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红色港湾”,为“一老一少”开辟冬暖夏凉的休闲之所、“悦读”阵地,也为社区居民协商共建提供了议事平台,现已成为居民心目中的“幸福港湾”;带领团队筹措资金170万元建成“长者食堂”,惠及周边三个社区近2000名老人;利用闲置空地,建成健身场所等便民服务设施4处;“周五夜读会”已连续举办241期,寒暑假公益辅导班年年开课,有效解除了社区居民的“孩子教育”焦虑……
破解难题的实干家
西苑社区位处老城区,居民房屋老旧,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推动城市更新、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一直是社区两委一班人的致力追求,也绕不过拆除“违危旧”这道槛。为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乔丽娟迈开铁脚板,逐户上门磨嘴皮,做到“当事群众不答应,不动一寸土;当事群众不满意,改造方案不落地;拆迁目标不达成,上门走访不停歇”。
社区居民严某靠打零工,独自一人照顾高位截瘫的丈夫二十余年;在外地的独生女工作无法回家,家里唯一的固定收入就是2间违建房租金,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拆除。一个夏日清晨,商谈拆违事宜时,严某丈夫因一时心急、突然发病,从轮椅上摔倒在地。乔丽娟见状,立即上前,帮助严某扶起她丈夫,并拨打120护送其丈夫就医。住院期间,她多次到病房探视直至康复,加之平时对这个家庭的关爱,严某夫妇深为感动,欣然同意拆违。乔丽娟对接相关部门勘察现场,制定科学的改造方案,还帮助严某找到稳定的工作。改造后的严家,住房宽敞、安全,空房还能继续出租,租金更高;严某独生女一家三口也在2023年春节回桐团聚,过上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团圆年。夫妇俩逢人便夸:“乔书记是一心为民的好干部!”
春风化雨般的帮扶关怀,抓铁有痕式的攻坚克难,乔丽娟快速打开了工作局面。近三年共拆迁拆违119户、近1.02万平方米,相继完成2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无一起纠纷、无一件信访,拆迁拆违户人人满意。
礼让精神的践行者
在西苑社区,不论事情大小,居民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乔书记:邻里间因采光和排水问题发生争执,请乔书记前来调解;楼上厨房管道漏水,找乔书记帮忙解决;邻居家孩子弹琴扰民、夫妻间吵架争执,乔书记一来,问题总能得到妥善解决。乔丽娟巧用“六尺巷工作法”,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实现“事了人和”,成为远近闻名的“金牌调解”书记。
家住原市橡胶厂职工宿舍区一楼的谢先生,在自家院子顶部盖了一层白色的透明瓦,用于遮风挡雨。由于反光反热严重,影响了楼上老奶奶的居家生活,因此发生矛盾,争执不下。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乔丽娟带队上门调解,从“六尺巷故事”说起,循循善诱,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谅互让,共同商讨出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她的耐心劝导下,谢先生最终选择用深色的防雨布替代白色透明瓦遮盖院顶,双方和好如初。
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来到桐城六尺巷,乔丽娟作为基层代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倍感振奋。自己所做的,不正是总书记所强调的吗?乔丽娟更加明确了努力方向:讲活“六尺巷”,在日常实践中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用调解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共融的社会环境、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
为此,乔丽娟牵头成立“六尺巷·德邻社”等10支共计687人的志愿服务队伍,构筑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爱心链条。小学生余泽涵每逢节假日都和小伙伴们到居民小区、六尺巷景区巡演情景剧,现已是社区的知名“小演员”。“在乔阿姨的主导下,社区创编了两个情景剧——《六尺巷故事》《新六尺巷故事》,前者还原张吴两家礼让典故,后者演绎身边发生的邻里礼让尚和故事,引导大家传承和弘扬礼让美德。目前我们已巡演了13场,场场座无虚席呢!”
她还通过运用“六尺巷工作法”,用礼让文化感召人,2023年以来,成功化解信访积案和重大矛盾纠纷40多件,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知礼让、践礼让,新风正气在西苑社区蓬勃生长。
有付出也有收获,面对各级荣誉表彰,乔丽娟说:“其实我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不过是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以真心、诚心换取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做一名群众身边名副其实的‘服务员’。”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