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王玲:热心大姐以真心换真情做群众最信任的人
王玲,女,1963年12月生,滁州市明光市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聘用调解员。18年来,王玲一直奔走在公益路上,累计调解纠纷1600余起,调解成功率99%以上;义务辅导2000余名高考生填报志愿,累计帮助考生步入理想的大学,募集助学资金帮助近400名困难学子圆梦大学;自学心理学知识,守护120余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曾获评全国模范调解员、安徽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滁州好人”、滁州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热心肠”巧解家事“千千结”
王玲一直是公认的“热心肠”,没退休前,作为供电局的职工,她在小区停电后不厌其烦回答邻里们的询问,久而久之,左邻右舍凡事都爱找她说道,她也乐此不疲。
退休后的王玲主动报名,成为明光市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一名调解员。2021年明光市司法局牵头建立爱不释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从此这里成了王玲的“第二个家”。
“想要与当事人快速建立信任,最重要的是真诚倾听、保持耐心和有效沟通。”王玲说。凭借这套“组合拳”,许多家庭矛盾在她这里都能“药到病除”。2022年冬季的一天,工作室迎来了一对夫妻。“我要跟他离婚!”从进门后女方只说了这句话,便低着头一声不吭。王玲买来一笼包子,递到女方面前,柔声道:“还没吃早饭吧?先垫垫肚子。”当女方抬起头时,王玲惊讶地发现她是盲人。经过谈话,王玲了解到,夫妻互相扶持多年,彼此感情深厚,之所以闹到离婚这一步,是因为是双方缺乏沟通,造成了误会。经王玲登门调解,夫妻俩解开心结。当两双手紧握在一起,脸上重新洋溢幸福的微笑,王玲的心里暖暖的。
王玲的丈夫形容她的状态是:24小时都是调解时间,两部手机都是“咨询热线”,电话一接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2023年初,王玲因交通事故造成小腿骨折,哪怕在医院里,她也不愿放下工作,发语音、打视频、躺在病床上接待当事人……凭着这股韧劲,王玲累计调解婚姻矛盾、赡养纠纷等问题1600余起,成为了许多当事人的知心人。
王玲经常一遍遍上门走访,看到有困难的当事人会留钱留东西、自掏腰包买吃的喝的。一桩调解结束后,有求助者请吃饭的、送东西的,都被她婉拒,一面面送上门的锦旗很快就挂满了调解室。王玲的丈夫受到感染,帮助总结提炼“王玲调解六步法”,此方法已有效运用到当地调解工作中。
“门外汉”成志愿填报“土专家”
2009年,因为女儿参加高考,王玲开始研究高考志愿填报,很快对各地高校专业、录取名次、就业前景等方面有了深入掌握,帮助女儿考入心仪的大学。一次,王玲跟朋友吃饭,朋友报出自家小孩的分数和全省排名,王玲随口就报出了四所大学和对应专业,跟朋友一家研究十几天后填报的志愿完全吻合。从此,王玲会填高考志愿的消息就传开了,很多人专程找她参谋,她逐渐成了小有名气的“王老师”。
随着咨询的人越来越多,明光市政府给予场地支持和资金赞助,王玲干脆给大家上起了“大班课”。每年高考出分后的那些天,她从早到晚做辅导,一对一帮助填报志愿,每天都要忙到深夜。2024年夏季,王玲因腰椎疾病再次住院,剧痛让她只能卧床。为了不耽误考生们的志愿填报,王玲包下了一间酒店客房,趴在床上给考生们一对一做指导。“所以今年指导(填报志愿)的考生没有去年多。”王玲面露遗憾,对自己带伤坚持的事则一语带过。
如今,只要瞧一眼孩子的高考分数和名次,王玲就能将对应的学校和专业说得八九不离十,她还结合学生的家庭现状、兴趣特长和未来就业等情况有针对地提出建议,帮助2000余名考生步入理想的大学。
王玲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子,个人累计捐出6万余元作为助学资金。王玲还发动“朋友圈”力量,联系爱心企业和人士进行资助,随着助学规模扩大,明光市政协、民政局等政府单位也提供了资金、联系爱心企业等支持,截至目前,助学活动已连续开展13年,帮助400余名困难学子圆梦大学。
“护青苗”做留守儿童“王妈妈”
在调解工作过程中,王玲了解到很多家庭孩子与父母分隔两地,对孩子的心理需求重视不够。为了更好走近孩子们的内心,王玲自学儿童心理学知识,先后与17所中小学校建立常态联系,摸排留守儿童情况,定期走访慰问,帮助孩子们疏导心理问题,2009年以来,先后守护120余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王玲开展“怎样当家长”专题宣讲,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广大家长,帮助逆反少年重拾阳光。
高中生小乐住在王玲家的对面,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学习压力大,无处倾诉,产生了厌学情绪,王玲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开导他,带他出去吃饭、看电影缓解压力。王玲还帮他交报名费,找老师帮他补缺补差。在她的帮助下,小乐考上了一所大专院校。小乐毕业工作后,给王玲寄了一封信,随信还有几百元现金。信上这样写道:“阿姨,我想叫你一声王妈妈,这个世界上,除了我母亲,只有您这样教导我。不知道给您买点什么,这钱您收着。”王玲霎时鼻头一酸,泪水模糊了眼睛。
每年逢年过节,王玲家中都非常热闹,那些她帮助过的考生、守护过的孩子都不约而同来到王玲的家看望她,拉着她聊工作、拉家常,欢声笑语久久回荡。
18年的公益之路,王玲用巧妙话语为矛盾双方解开心结,用诚挚的热心为考生指明前路,用柔弱的臂膀为留守儿童撑起天空。对于王玲来说,夫妻互敬互爱,孩子健康成长,家家户户平安喜乐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