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奚家生、奚之平:父子两代村医接力50载 仁心传承坚守乡村医疗路
奚家生,男,1954年5月生,中共党员,原芜湖市芜湖县陶辛镇水韵村乡村医生。奚之平,男,1981年8月生,中共党员,退伍军人,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水韵村卫生室乡村医生。1974年起,父亲奚家生坚守偏远乡村,服务村民从未间断;2003年起,儿子奚之平返乡继续村医事业。50年里,父子两代村医坚守一线,背着药箱奔波在田间地头,诊治患者45.6万人次。奚之平曾获评安徽省最美村医、安徽省优秀退役军人、“芜湖好人”、芜湖县道德模范等荣誉,其家庭获安徽省文明家庭、芜湖市五星文明户荣誉。
初心坚守 父亲用脚丈量乡村健康之路
20世纪70年代,奚家生作为原楼麻村(现为水韵村)里“稀有”的高中生,看到村里乡亲因缺医少药饱受病痛折磨,又得知村里急需村医的情况后,毅然地踏上了成为村医的道路。“以前的乡村交通十分不便,村民出趟门不容易,看病更是麻烦,大病小痛都离不开村医,我便主动申请了。”奚家生说。1974年的6月12日,他披上“白大褂”、戴上“黄草帽”,背起“医药箱”,成为“赤脚医生”。几年的学习实训累积下来,他渐渐地成了村里口口相传的“奚医生”。
1986年起,奚家生独自一人负责起了周边十多个村庄的医疗工作。他每天穿梭于村间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问诊。“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咽不走”是他坚持的原则,那时没有电话,村民看病都是上门喊,无论是深夜时分老人的突发急病,还是凌晨时分孩子的高热不退,只要村民有需要,他总能第一时间背起医药箱赶往患者家中,更别说刚端起饭碗就放下碗筷出诊,半夜刚躺下听到拍门声就立刻应诊,他随时待命,几乎全年无休。儿子奚之平回忆起小时候,父亲总是那么忙,村民一喊就走,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出诊,甚至一个晚上要出去两三趟,就连团圆的年夜饭都顾不上一家人一起吃。
在那个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年代,许多村民连打预防针的钱都付不起,奚家生总说治病最要紧,为村民先垫付着医药费,等到农作物收成了再收回。奚家生的行医出诊全靠双腿,他背着药箱步行数里甚至更远,遇到有的村子之间没有道路还要蹚水过河。50年的行医路上,他走坏了无数双鞋,累计走过的路程高达8.9万公里,没有耽误过一位病人的病情,走出了一条老百姓的健康路。
仁心传承 父子两代接力守护乡村健康
2000年,奚之平在地区卫生学校毕业后,响应号召应征入伍。退伍后的他在广州工作,父亲偶尔来电时提及自己年迈体弱,眼看村医岗位无人接替,父老乡亲生病无人医治,忧心不已。奚之平思考再三,放弃了现有的工作,重新拿起医书,回乡接过了父亲的责任和信念。
2003年,奚之平通过乡村医生竞聘考试,走上了乡村医生的岗位。这对称职又热心的村医父子搭档,全年365天几乎天天都住在卫生室。一天夜里,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董姓老人突发疾病,呼吸衰竭、命在旦夕,奚之平得知后急忙赶去,取得家属同意后对老人小心翼翼地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经过吸氧、输液等对症治疗后,最终使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
2009年,在政府支持下,村级卫生室开始“标准化”建设。为了实现健康服务再升级,收入微薄的奚家生父子俩毅然出资2万多元,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高标准建设了规范化的村卫生室,并率先推行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和药品零差价销售。对健康意识薄弱,舍不得花钱就医的村民,父子俩主动上门劝导,及时开展治疗。次年,他们还为全村3044名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了100%,并对患有基础病、癌症及高龄等重点群体进行了每日的重点监测。
真心为民 行走在乡间的可靠“家庭医生”
2014年,奚家生结束了他的村医职业生涯,儿子奚之平经过11年的磨砺与成长,蜕变成为一名杰出的村医。他继承了父亲每天巡诊的传统,他背着药箱,骑着电动车,效率更高了。他穿梭在各个村子之间,为村里400余名老人和20名残障村民提供定期上门的免费服务,为村民测量血压、检查身体,并反复叮嘱注意事项。
多年来,水韵村诊所的门外,急诊电话的标识始终醒目地张贴着,而今,奚之平的微信二维码也被添加其上,以便24小时不间断地为村民们提供服务,是村民们最信任的“家庭医生”。奚之平的想法简单而真挚:“村里老人行动不便,那我就多跑跑腿。村民们对小病小痛不重视,那我就免费上门查,不让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再拖成重病!”
2018年的一个晚上,水韵村附近发生了一起严重车祸,年轻的驾驶员生命垂危,村民告知奚之平后,他便第一时间背上医药箱,一边拨打120一边和村民一起救出伤者,并立刻进行急救,最终因施救及时得当,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驾驶员和家人事后对奚之平感激不已。
实心用事 以仁心仁术服务群众赢赞誉
村里的老年人大多会有腰酸腿痛的症状,为了满足就医需求,奚之平自学中医研读医书,自费参加中医培训,学成后又自费增置中医理疗设备,为村民们提供中医保健和治未病服务。奚之平坚持不多开一粒药不多收一分钱,他的医风医德被口口相传,许多外地患者都慕名而来。奚之平用中药熏洗的方法,成功治愈了无为市陈大爷三伏天都冷得发抖的“怪病”;用针灸、推拿、拔火罐等传统疗法,有效缓解了镜湖区环卫大姐的肩周炎和颈椎病疼痛。
奚之平深知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在日常诊疗中,他积极向村民们普及健康知识,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76岁的老人奚玉霞就是这样,她主动来到诊所诉说最近手部麻木,情形颇似之前从奚之平那里了解到的脑梗前期症状。奚之平仔细诊断后确实如此,他迅速开具相关药物和治疗,有效防止了老人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外,奚家父子还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2003年非典肆虐时,他们主动请缨战斗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2016年遭遇洪水时,他们主动上埂巡查并开展义诊活动;从2010年开始,他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前往敬老院服务五保等困难群体。足迹遍布区内20余个敬老院,无偿义诊了1.1万余小时,免费赠药7万余元。
奚家生的初心坚守,奚之平的接力传承,不仅为村民们带去了健康与希望,更为乡村医疗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他们的坚守与奉献,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乡村医疗事业,共同守护乡村的健康与未来。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