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唐东保、张华:残疾夫妻以技助残、帮助百位工友重启人生
唐东保,男,196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张华,女,1971年2月生,夫妻二人系铜陵市铜官区狮子山社区居民。唐东保和妻子张华均因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致残,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不仅自学技术经营电动车维修店,还竭尽所能帮助残疾工友自食其力。2007年至今,夫妻俩无偿为残疾人修车1.2万次,包吃包住免费培训残疾学员96人,推荐其中91人至残疾人帮扶企业就业。唐东保曾获评“铜陵好人”、铜陵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身残志坚“单腿”闯出致富路
2018年1月,唐东保和妻子张华搬离居住了28年的红砖平房,入住铜官区政府新建的丽湖家园小区廉租房,屋内墙壁上固定了数十根无障碍扶手,每一根都是根据夫妻俩的身体状况、生活需要量身定制,卫生间也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唐东保夫妇出生于农村,都是在3岁时因小儿麻痹症致残,唐东保是右腿三级残疾,张华是双腿二级残疾。唐东保于1987年来到铜陵狮子山铜矿谋生,1990年和妻子张华步入婚姻。学过修鞋、修钟表、修无线电收音机,当过纺织工,夫妻俩靠自食其力,尝试过很多工作。
“那时候,做电缆生意的三弟送了我一辆电动车,原本是想上班骑着方便,没想到几个月后车坏了。”唐东保回忆说。当地没有修理店,只能去市区修,一次就花了一百块钱。看到修车是门手艺活,只要勤快不愁没生意,正愁着接下来怎么养家的唐东保萌生了学维修技术的念头。为了支持丈夫,张华拿出家里积蓄,送唐东保到合肥学习。“培训店老板说,半年包会。我只学了三个月,走的时候老板看我技术好,开出2000块工资包吃住,可我想在家门口开个店子,不仅能顾到小家,还方便邻居修车。”三个月,唐东保白天在维修门市部学修理技术,晚上一个人闷在车间研究装车。“当时的电动车都是散件进来的,要一点一点拼装成整车,后期我每晚能装3台车,教我的师傅都装不到。”收获不小,但吃的苦更多,装车是不能休息的,不是站着就是蹲着,右腿残疾的唐东保蹲不了太久,索性就跪着干,跪累了就坐着干,凭着不服输的韧劲硬是撑了下来。
授人以渔“编织”残友就业梦
“为了开店,父母给了我2万块钱,租房、进货、购买维修器材,钱花的七七八八,运转经费成了难题。”唐东保回忆。市残联得知他创业的消息,特批了5万元无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2007年初,凭着精湛技术、周到服务,找唐东保修车的人越来越多,店铺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为了报答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唐东保夫妇在店铺外挂上“残疾人免费修车”的提示牌。不久后,一传十、十传百,店铺每天都能接2、3个残疾人的修理单,特别是电动轮椅的单子很多。“轮椅都是由家人推过来的,我看他们来一次不容易,就把号码留给他们,承诺免费上门维修,材料费都没收过。”唐东保说。
上门维修过程中,唐东保夫妇发现很多残疾人生活困难,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大多依靠低保和残疾人补助为生。“免费修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残疾人想要自食其力,必须学会谋生技能。”唐东保开始琢磨。2007年底,在社区走访时,唐东保夫妇提出想通过残联招募,免费教残疾人学电动车维修技术。很快,第一批3名残疾人学员就来到店里,其中一人住在原铜陵县农村,每天来回不方便,唐东保将店铺二楼收拾出来,作为学员宿舍。“我会让他们先读书,读合肥带回来的修理类书籍,看不懂的就在我修车时跟着看,边修理边讲解。聪明的学员一般不到半年就能出师。”唐东保说。
唐东保负责教技术,妻子张华负责管学员吃住。每天,张华天不亮就去买菜,为学员做中午和晚上的饭。干修理,总是一身汗渍加油污,唐东保将学员的脏衣服带回家,张华从来都把它们洗得干干净净。“这孩子的衣服已经没法补了,要不给他买些新衣服吧。”张华跟唐东保商量,后来夫妻俩达成一致,“干脆给钱吧,他们每天来回坐车也要钱,给钱可以自己花。”就这样,不仅免费教技术、包吃住,老唐夫妇每月还给学员500块钱生活费。
一技傍身“修出”美好新生活
看到学员们学会了技术,唐东保夫妇想方设法为他们的就业找出路。当地阳普护栏厂的厂长得知唐东保在免费培训残疾人,很是佩服。唐东保试探着问他招不招残疾工人,厂长很爽快地答应了。不仅如此,后续又向他推荐了许多有用工需求的残疾人帮扶企业,学员的就业出路一下子打开了,阳普护栏厂签了6名、狮达防火门厂签了15名、红狮服饰签了15名、达利公司签了10名、精特纺织配件公司签了20名……用工单位普遍反馈,唐东保教出来的学员,不仅技术学得快,为人也踏实肯干。
有些学员选择就业,另一些则想像师傅一样创业。唐东保夫妇根据学员的技术水平,给出创业建议。“开店需要钱,家庭困难的拿不出来,不够的都会问我们借,我们前后一共帮了5个学员。”张华回忆说。说是借,但他们没让学员打过借条,有的陆陆续续还了一些,有的则因为生意亏了,一时还不上。“都是残疾人,知道他们的难处,我们也都不提还钱的事。”张华感慨地说。19年助残之路,唐东保夫妇教技术、包吃住、帮就业,累计让96名残疾人学员全部学有所成。
“师父和师母待我像家人,学徒时吃住都是他们的,我跟师父学技术也学做人。”袁林春比划着表达。他是唐东保的第一名学员,是一名聋哑人。一开始,袁林春十分排斥修车,唐东保就让他在旁边看,每修一辆都让他收钱。一天下来,用赚来的近500元钱带他去吃了顿大餐。感受到师傅的良苦用心,袁林春开始踏实学技术,不到半年就学有所成,不仅应聘进阀门厂上班,还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现在只要是休息日,我都会去师傅店里帮忙,想用行动报答他。”袁林春充满感激。
“郑亮和我一样,也是小儿麻痹症落下右腿残疾。”唐东保介绍他的另一名学员。郑亮在西湖春城小区开了一家电动车维修店,生意非常好。唐东保还将他推荐给市残联,成为一名残疾人举重运动员。郑亮白天开店,晚上训练,先后参加全国、省残运会,获第十届全国残运会举重项目第六名。“师傅从不怨天尤人,我会像他一样自立自强,努力生活。”郑亮说。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