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李晓娜:“80后”教师悉心照顾瘫痪丈夫13载 用爱筑起温暖的家
李晓娜,女,1983年1月生,中共党员,淮南市凤台县实验小学教师。13年来,她悉心照顾车祸致残的爱人和年迈多病的父母,用心抚育年幼的孩子。积极乐观的她挑起家庭大梁的同时学校工作也从不落下,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信赖,收获了亲朋邻里的好评。先后获评安徽省“向善向上好青年”“淮南好人”、淮南市“向善向上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为爱坚守,十三载悉心照顾瘫痪丈夫
2002年,李晓娜和爱人赵敏杰相识于美好的大学校园,大学毕业后两人来到凤台工作并于2007年结婚,婚后不久有了可爱的儿子,一家人过着平静且幸福的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4月27日晚上10点多,赵敏杰骑自行车时被对面逆行驶来的四轮拖拉机撞倒,当时下半身便毫无知觉,送到医院后被诊断是脊髓损伤造成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全部失去知觉。虽多次到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医院求医,仍不见好转,落下终身残疾。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时年28岁、正值青春年华的李晓娜濒临崩溃。看着整日躺在床上、陷入绝望的丈夫她心痛万分,看着年幼的儿子,擦干眼泪的李晓娜毅然肩负起生活的重担。每天,为爱人擦身、按摩、换尿布、洗衣、做饭,日复一日从无间断。李晓娜身高不到1米6,体重仅有90斤,而赵敏杰身高1米84,体重180斤,每次翻身、按摩、擦洗身体一套程序下来,她都累得满头大汗。李晓娜非常注重丈夫的营养健康,每天清晨五点,她都会起床精心准备早餐,不断变换食谱,以确保营养均衡且丰富多样。
身体的不便和病痛的折磨让曾经是运动员的赵敏杰感受到巨大的心理落差,不愿拖累家庭的他曾经有过放弃治疗的念头,李晓娜含着泪说:“不管你变成啥样子,我都照顾你。”为了让爱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李晓娜经常鼓励他说:“我们的儿子还那么小,等你好了,还要看着儿子上大学呢。”在李晓娜的鼓励下,赵敏杰开始下床踏地,在李晓娜的背驮下一步一步地移开双脚。为帮助爱人恢复身体机能,李晓娜省吃俭用买来康复器材,每天早晚都推着爱人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丈夫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越来越好。十三载寒来暑往,李晓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做为爱坚守,无怨无悔。
以孝为先,用心用情陪伴多病双亲
李晓娜是家里的独生女,一边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爱人,一边还要照顾年迈多病的双亲。
2016年7月,父亲突然觉得心口疼,被送到凤台县中医院,但医生没有查出具体病因。李晓娜一人带着父亲前往上海,医生诊断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需要立刻做造影检查是否需要进行心脏支架手术。她跑上跑下,挂号、缴费,办理住院手续。由于及时手术治疗,父亲病情得以控制,但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李晓娜每个月去医院帮父亲拿一次药,每年带父亲去上海复查一次。
李晓娜的母亲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因患甲状腺功能减退一直用药,李晓娜每三个月就要到带母亲到医院复查甲状腺功能。2019年2月,母亲被查出患有脑膜瘤,经过7个小时的开颅手术,病情终于得到控制。在母亲住院的20多天时间里,李晓娜马不停蹄地在家、学校、医院间来回奔忙,母亲的病情好转,她却瘦了、黑了一大圈。母亲心疼得流泪,她仍安慰母亲说:“这是作为女儿该做的事,我要担起所有责任,撑起这个家”。
为了更好地照顾爱人和父母,李晓娜带着爱人和孩子搬去与父母亲同住。如今,父母的身体情况有了好转,孩子健康地成长,一家人紧紧相依,生活渐渐走出阴霾,日子越过越有希望。
心向阳光,在师生中播撒正能量
在凤台县实验小学,提到李晓娜,同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同事王苗苗说:“这么多年来,李晓娜把生活全部奉献给了丈夫、奉献给了家庭,真是太不容易了;虽然历经磨难,但她从没有把悲伤写在脸上,始终充满积极的正能量,我们都打心眼里敬佩她!”
在工作中,李晓娜用勤奋踏实、无私奉献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她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她千方百计挖掘他们的潜能,努力超越自己、做到最好;面对存在各种问题的孩子,她用真爱来感化,以真情来引导,引领他们一点一滴地成长。从教以来,李晓娜连续多年带队参加淮南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淮南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获得佳绩,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信赖。
“教好学生这是我的天职,守护好家庭是我的本分。无论生活有多难,但我坚信总有一束光会照射进来。这些年,真的很感谢单位和上级部门对我们的关注与关怀,这也是我一直坚守的强大动力。”李晓娜动情地说。
“李晓娜老师的事迹和精神,充分展现了一名党员、一位教师的闪光品质和责任担当,我们一直把她当成全校师生学习的标杆,她的精神也时刻感化与激励着全校师生见贤思齐,向她看齐。”凤台县实验小学校长池坚深有感触地说。
长相守、不离弃,一人撑起一个家。十三年来,李晓娜用柔弱的双肩扛下家庭重担,其中的辛酸与痛苦只有自知。不管生活有多难,她都始终微笑面对,向着阳光笃定前行。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