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江军:30年如一日恪尽职守拼搏奉献 用生命诠释人民公仆本色
他是守初心办实事的“好公仆”
2022年9月15日,江军的办公室,依旧保留着原样:办公桌上,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刚好记录到最后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要开展的各项日常工作;一箱方便面还剩最后一盒,这是一忙工作就忘了饭点的江军最常吃的“工作餐”;一份“市城管局党组会议议题申报表”显示时间为9月7日。就在那一天,外出处理完公务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城管局,在办公室召集相关人员商议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申报工作,正在布置工作的江军突然累倒在办公桌前。同事们迅速把江军送往医院抢救,9月14日,院方宣布江军因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他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53岁。
“一个人工作是不是细致,看看他的笔记本就知道了。我从没有见过哪个人的工作笔记像他记得这么事无巨细”,巢湖市城管局副局长陶学勇说。这样的工作笔记在江军的办公室还有厚厚一摞,记录着他到城管部门后从“初来乍到”到“面面俱到”的转变。
尽管江军到城管局主持工作时间很短,但他的敬业和坚守很快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城市综合管理提升工作开展以来,他经常早上天蒙蒙亮就出门,足迹踏遍巢城各个角落。”“5+2、白加黑”是江军工作的常态。有一次江军从早上5点开始一直步巡到下午2点,查看城市卫生死角,这样的工作节奏令一起巡路的年轻干部都有些吃不消。晚上十一二点,他也经常在微信群里询问工作落实情况。周围人看他这么累,经常劝他工作“悠着点”。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些年他从来没有停歇过,工作起来总是浑身充满干劲。
他是能扛事敢冲锋的“排头兵”
1992年,江军从乡镇办事员干起,先后在基层镇街、市直单位等多个岗位历练,但无论岗位如何变换,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尖兵”,主动参与征地拆迁、信访调解、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的工作,直面民生难题和诉求。
“工作中的他总是风风火火,从早忙到晚,即使长年累月超负荷工作,也好像不知道累似的。”江军能吃苦、重实干的忘我工作精神,让身边的同事和下属既敬佩又心疼。熟悉江军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遇事能扛、敢啃硬骨头的“拼命三郎”。
2020年夏,巢湖市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时任天河街道党工委书记的江军带头值班值守,连续15个夜晚驻扎一线,带领干部群众构筑子堤,组织并参加应急处置30余次,分散安置受灾群众200余名,实现了辖区人员零伤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群众损失。
信访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2021年11月12日,是江军病逝父亲举行葬礼的日子。就在出殡的路上,江军接到电话,称天河街道有个信访事件需要他马上处理。江军强忍着亲人离世的悲痛,匆匆与父亲作最后的道别,毅然赶去50公里外的上访点开展工作。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解开了上访人的心结,化解了矛盾,及时息访息诉。
他是肯吃苦重实干的“老黄牛”
“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哪里任务重哪里就有他。”这是与他共事过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2022年3月下旬,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江军作为半汤高速路口副点长,昼夜不分坚守岗位,指导调度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共查验来往车辆8.2万余辆、人员1.5万余人,牢牢把住了疫情防控“入口关”。
“他3月28日第一天来就带了一床棉被,做好在这儿安营扎寨的准备了。”与江军一同在半汤高速路口值守数月的巢湖市卫健委血防站站长花光华至今还记忆犹新。在与江军的朝夕相处中,花光华发现江军对待工作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经常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连续工作,吃住全在检查点上,累了就找块泡沫板垫在地上和衣而卧,饿了就吃盒饭、泡面。长时间缺乏睡眠,又要与司乘人员做大量沟通解释工作,江军曾一度失声。至今,指挥部还有江军遗留在那里的治疗失声的药物。得知江军突然倒下的消息,花光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是个雷厉风行的好干部,我佩服他!”
凭着一股韧劲、拼劲,虽然负责的工作头绪繁多,但他对每一项工作都竭尽全力去做好。“组织把我放在这个位置,我就得尽心尽力负好责!”江军经常和同事说这句话。他用敬业精神践行了“人民公仆”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人民公仆”的感人篇章!
敬请关注“beats365官方唯一入口”微信公众号